日前,生态环境部发布了《新污染物生态环境监测标准体系表(2024年版)》,列举了170项标准项目,包括已发布实施、目前在研和未来拟制订的新污染物生态环境监测标准。
part 01
前言随着美丽中国建设的深入推进,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正在从“雾霾”“黑臭”等感官指标治理,向具有长期性、隐蔽性危害的新污染物治理阶段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新污染物治理作出重要指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了加强新污染物治理。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新污染物生态环境监测标准体系表(征求意见稿)》,以此规范新污染物生态环境监测工作。
为帮助广大用户及时了解新污染物相关政策标准、市场动态以及相关活动,化工仪器网特别策划了《新污染物治理再进一步》专题。
part 02
标准体系日前,生态环境部发布了《新污染物生态环境监测标准体系表(2024年版)》,列举了170项标准项目,包括已发布实施、目前在研和未来拟制订的新污染物生态环境监测标准。
截至目前,江苏省已顺利完成全省新污染物环境本底调查监测、第一期工业园区新污染物试点监测和筛查监测的采样工作。
目前,国内外广泛关注的新污染物主要有四大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抗生素、微塑料,和常规污染物的来源一样,源于工业生产、日常生活以及农业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积极推动新污染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统筹指导新污染物生态环境监测标准体系构建,加快推进新污染物生态环境监测标准出台,生态环境部组织制订《新污染物生态环境监测标准体系表(征求意见稿)》
近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结合前期研究工作,组织编制了《新污染物筛查准确度评定技术指南 气相色谱-质谱法(试行)》《新污染物筛查准确度评定技术指南 液相色谱-质谱法(试行)》两项技术指南。
part 03
聚焦政策面对新污染物治理的复杂性,传统的管控方法已无法满足需求。生态环境法典的编纂为新污染物治理提供了机遇,有利于填补立法空白并提供顶层规范指引。我国正稳步、有序推进法典编纂,以法治方式推动新污染物环境风险管控,为生态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提供保障。
我国新污染物治理取得重要进展!
为了建立健全新污染物治理体系,提升新污染物治理能力,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和人民健康,北京市人民政府结合实际,制定北京市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并向北京市各级机构印发。
12月29日,生态环境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2023年版)》,自2023年3月1日起施行。
11月29日,生态环境部召开部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2023年版)》。
5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新污染物治理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part 04
两会看点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部署了今年生态环境方面政府工作任务的重点内容: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加快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国务院总理李强要求要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2025年湖南省政协会议上,湖南大学梁婕教授提交了关于强化新污染物治理的提案。梁婕建议制定中长期规划,构建监测网络与数据库,明确阶段性治理目标,建立管控清单,发挥技术优势解决科学问题,推动绿色替代技术研发应用,从源头上控制新污染物排放。
山东省两会期间,政协委员张保祥和孙承君就微塑料污染问题发表看法。张保祥指出,微塑料危害大,建议加强源头监管,推广非塑制品和可降解产品,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孙承君强调,山东作为经济海洋大省,应减少微塑料,遵循“3R”原则,构建政府、行业、社会共同参与的治理体系。两位委员的发言为山东省乃至全国的微塑料污染防控提供了有益思路。
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三次深入团组,聚焦新质生产力、新污染物治理等议题。新污染物治理成为当前制约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难点,总书记强调要同步解决新老问题,给出以改革思路、技术力量等系统推进生态保护修复的破题路径。
3月6日,胡松琴在民革、科技界、环境资源界委员联组会上,围绕“加强新污染物治理,提升美丽中国建设水平”主题作了发言。
全国政协委员张利文指出,尤其是新污染物如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和微塑料等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已成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张利文建议从健全法规体系、开展全域摸底工作、加强科技创新到强化全过程管控,并通过提高公众意识促进社会参与,全面加强新污染物环境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part 07
行业动态引言近期有多篇文献报道了微塑料不仅被发现在肺、脾、肾等重要组织内,而且其踪迹已深入至如胎盘、骨髓等更为敏感和关键的人体部位。
热裂解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拥有完整的气相气质产品线。可以满足环境、医药、食品、化工、司法毒理等领域日益严苛的应用需求。
多氯二苯并对二噁英 (PCDDs) 和多氯二苯并呋喃 (PCDFs) 合并称作二噁英,属于环境污染,具有强烈的生物累积性,在动物和人类中产生多种毒性终点。
微塑料是指粒径小于5mm的塑料碎片,最早在2004年由英国普利茅斯大学的理查德·汤普森在《科学》杂志上提出,近年来,科学家们在海洋、淡水、土壤、空气以及生物体内等多个环境中都发现了微塑料的存在。
引 言自2022年5月国家《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发布以来,新污染物的监测与治理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与关注。
新污染物隐藏在“天蓝水清”背后,其种类多、分布广、环境风险隐蔽的特点预示着其治理攻坚难度之大。
活动未开始
活动已过期
{{item.title}}
您有1次抽奖机会
* 图片礼品与实际礼品略有差异,以实际礼品为准,请将相关个人联系信息填写完整,以便后续奖品的发放和邮寄。礼品有限,先到先得,送完即止。